三個場景,相同議題,都討論國片西進,都是場場爆滿。國片看似復甦的背後,透出些許不尋常。
七月六日,公館永樂座藝文空間,電影導演楊雅喆、鄭有傑和製片劉蔚然齊聚,討論「台灣電影冏進中國」;隔天「台灣新電影三十而立」論壇,侯孝賢、鈕承澤和林書宇三個不同世代國片導演,討論主題不脫中國成了台片主要市場;過了四天,文化部文化國是論壇,中影董事長郭台強、資深製片人李烈和得藝國際總監陳鴻元等齊聚,西進中國電影市場同樣成為關注焦點。
去年國片票房達十五億元,國片占台灣電影票房從2009年的2.3%,提升到17.5%。「是30年來最佳,」劉蔚然觀察,但她話鋒一轉:「進步空間還很多,而且中國不應是唯一市場!」
為什麼她這麼說?因為ECFA上路後,兩岸合拍片暴增。從2007年到2011年,五年間兩岸合拍片僅14部,但光2012上半年,合拍片就有14部,是五年總額。中國市場,似乎成了台片海外唯一出口;而攻進這唯一出口的,彷彿又只剩合拍片。但迎面而來的,卻有三大警訊。
警訊一,好萊塢大片在中國市場崛起。今年二月中美雙方簽訂WTO電影相關問題備忘錄,內容指出中國引進影片配額,將從20部增至34部,多增加的14部皆為好萊塢片。
好萊塢片在中國來勢洶洶。今年一至五月,中國電影票房突破人民幣60億元(約合新台幣282億元),好萊塢片總票房占六成,為1994年中國開放外來引進片最高。
就連中國國產片在自家,都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台片要在中國競逐,前景同樣不容樂觀。
另一警訊來自香港的殷鑑。早在2007年,港人北上合拍成主流,但純港片沒落是電影人普遍承認的事實。2004年港中合拍片占香港電影票房比率僅12%,2008年達到創紀錄的七成,至今沒有下滑趨勢。「不少香港新導演羨慕台灣仍保有自由創作空間,現在香港片拍片方向多得取決於中國片商,」李烈有感而發。
楊雅喆解釋,進中國想賺錢,就要配合對方市場的遊戲規則,但一味配合市場,在台片市場還未站穩的情況下,恐將先讓剛復甦的火苗熄滅。隨著台、中合資拍片成主流,台片成為下個港片,不無可能。
第三個警訊,則是合拍的「台片陸資、陸片台資」怪現象。
以《轉山》一片為例,原創劇本、導演都來自台灣,製片卻是中國。由於資金來自中國,被排除在台灣限制陸片引進十片配額門檻外,無法在台灣上映。一部原創出於台灣的電影,但台灣民眾卻無緣看到。
「陸片台資」的荒謬也出現在輔導金機制。輔導金來自納稅人的錢,過去主管機關新聞局(現隸屬文化部)竟只管發錢,無償補貼拍片,而不管該片用多少台灣人才,是否在台灣拍片,以及該片合資者是誰。因此不少合拍片一手拿輔導金,一手拿陸資,在中國拍片,演員與工作人員多為大陸人,放映也以中國市場為主。等於拿納稅人的錢培養對岸電影人才。
三項警訊,提醒台灣電影人審慎思考合拍片的未來性,也提醒文化部,該是通盤檢討政府輔導金機制的時刻了!
作者維新新聞記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