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拆就回不去 民間聲援台北機廠(呂苡榕)



台鐵負債高達近千億,交通部長毛治國指示台鐵活化土地資產補平虧損。台鐵規劃將松山台北機廠遷移至桃園富岡機廠,釋出17公頃土地再利用。保存完整的機廠恐遭到拆除,許多文史工作者掀起保留的聲浪。

25日營建署舉行「都市再生──創造穿梭時空的都市新風貌研討會」,針對台北機廠保存與活化再利用討論,與會學者呼籲,歷史建築一旦拆除無法回復,對於這塊基地的活化方式應更加慎重。
見證工業發展軌跡

1930年興建的台北機廠,過去處於台北城的邊陲地帶,因為城市發展擴充,這塊基地如今位於台北市精華地段,緊鄰松山菸廠和信義計畫區商圈。台北機廠內保留了完整的廠房設備,包括從事維修的組立工廠、將鐵沙緞造成零件的鍛冶工廠、燃煤提供動力的原動室,和提供工人沐浴的大澡堂。

過去原動室燃煤後以蒸汽方式提供動力,剩餘的蒸汽則拿去燒洗澡水,讓辛苦了一天的工人洗個熱水澡。機廠內則有小火車接駁,載著工人到松山車站換車回家。每個機房與建築,都與鐵路工業的發展息息相關。

機廠即將遷移,台鐵打算保留澡堂、組立工廠、原動室、鍛冶工廠和總辦公室等建築,將廠房、行政及福利設施改為鐵道產業博物館,剩下則興建新的建物,朝旅館式住宅和辦公商務園區發展。
借鏡華山失敗案例

台鐵的規劃讓文史工作者憂心,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秘書長邱如華表示,工業廢墟保存活化案例,以華山而言,當時大家還不知該拿它怎麼辦時,匆匆寫了一個計畫,導致後續經營與預期不符,如今面對台北機廠,應慎重應對。

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蘇瑛敏表示,工業遺址與一般文化遺址不同,包含了技術、產業與器物,華山酒廠的再利用卻讓園區只剩下一根煙囪,根本看不出原本酒廠的面貌。「台鐵打算活化土地再利用基地,必須先體認什麼才是最重要的資產。有了保存思維,台北機廠才有再生的可能。」

台北市都發局科長汪禮國表示,建築物一旦拆除無法再恢復,台鐵目前的設計是拆掉一些房舍興建住宅,「不過,台北市並不缺住宅。」台鐵保留機廠意願不大,汪禮國直言,台鐵的土地是公有土地,應該承擔更多社會責任。

汪禮國建議,台北機廠原屬工業用地,若要轉為住宅或商業用地,依法必須回饋,「過去回饋大多是割地,那我們也可以思考,台鐵不要割地回饋給市政府,而是多保留一些建物並轉讓給市政府,由市政府來管理。」

目前整體計畫尚未定案,不論台北機廠未來將朝向何種方式活化再利用,高達17公頃的土地面積,無論引進何種產業都將影響台北市整體發展,學者建議,先對未來發展有詳細的內容,參考更多國外類似案例後再做決斷。




作者為立報記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