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界聲援929包圍馬英九行動



當總統毀憲亂政,這是我們能做的小事
藝文界聲援929包圍馬英九行動


馬英九總統毀憲拔除國會議長的政爭,蔓燒在這個九月。只見,馬總統奮力召開記者會、接受媒體專訪,搶救遙遙欲墜的9%支持率,卻不見馬總統以魄力回應,人民的家園被地方政府強拆、田地被強徵的哭求與吶喊,從中央到地方一次又一次以制度殺人,奪去人民的生存權。

如此亂政,無視法治、漠視民意、摧毀民主、壓迫自由,正是馬英九總統這五年來的治國方略,也是許多官員強力通過人民有異議政策的一貫策略,導致民不聊生,社會動盪。

我們記得,陳雲林來台,馬總統自降國格,濫用強勢警力驅離民眾,重返戒嚴年代;

我們記得,莫納克風災重創山林,官員怠惰救災,原住民部落遭迫遷離土之痛;

我們記得,馬政府無視民意反彈,片面簽署ECFA,迴避國會監督,一再如法炮製,黑箱簽訂服貿協議,罔顧諸多產業受害、掏空台灣人才、綑綁台灣的思想自由與文化發展;

我們記得,馬總統執政五年,國庫舉債飆增將近上限,仍浪費公帑,連連爆發貪瀆弊案,人民薪資逐年減縮,青年日益貧窮化;

我們記得,馬政府護航財團壟斷媒體、力圖製造言論集中化,侵蝕言論自由根基;

我們記得,馬政府以觀光發展之名,賤賣人民共享的國土、山林、海岸給財團賺取暴利;

我們記得,馬政府以都市更新之名,炒作地產,強拆人民家屋,中飽建商私利;

我們記得,馬總統、吳副總統、江院長,放縱苗栗縣長劉政鴻強徵大埔民地,為圖利地方派系而圈地毀田、毀諾拆屋,逼人民走上絕路;

我們記得,那一句句推託政治責任的「依法行政」,力推危險核四運轉、反向控告關廠工人追討工資,「法」成了國家殺人的利器。

面對日益超載的政府暴力,身為藝術文化工作者,應面向生存與創作所立足的人民與社會,我們無法再繼續沉默。

9月29日我們願意站出來,參與關廠工人發起的「包圍馬英九行動」,一同聲討馬英九總統與國民黨籍各縣市首長、高層官員;我們的聲援與加入,是身為公民的我們,阻擋馬總統主政五年來不斷擴張的政策暴力,善盡應盡的本分。

9月29日,請穿著黑衣、帶一雙破鞋,與我們一起行動!

發起單位:文化元年


1. 藝文界聲援  929 包圍馬英九 」記者會
9 月 26 日 ( 四 ) 下午三點, 台北賓館門口前(凱達格蘭大道、公園路口)
記者會後前往台大醫院捷運站發 「 929 包圍馬英九行動 」 傳單
2. 藝文界街頭宣傳  929 包圍馬英九 
A. 9 月 27 日 ( 五 ) 下午五點至六點,街頭發 「 929 包圍馬英九行動 」 傳單
    台北市的重要捷運站出口
B. 9 月 27 日 ( 五 ) 下午六點,不要核四五六運動,自由廣場 
3.藝文界臉書聲援「929包圍馬英九」9月29日前,以各式創意拿著破鞋、拍照上傳到自己的臉書,聲援「929包圍馬英九」。

【929包圍馬英九】
9月29日(日)下午2:00,國父紀念館(全國關廠工人連線發起)
請著黑衣、帶一雙破鞋,捷運國父紀念館站4號出口集合!
詳見: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25043834316601/?fref=ts








十年鍛一劍的「文化性時間」(吳介祥)

(原載於藝術家雜誌2013年七月號)

文/吳介祥
責任編輯/曾福全


在金馬獎的頒獎典禮之後,文化部長在言論的壓力下以「十年磨一劍」說明文化政策應有深遠不同的景觀。然而檢視文化部成立一年以來的諸多措施,真得有文化的深遠瞻觀嗎?

相較於資本生產,時間在文化上有「同義複詞」的特質。所謂的「同義複詞」意指正反兩向的意義的共存。文化要快也要慢,文化要有好節奏。文化的時間性可以從幾個面向來看,也是對文化政策的諫言。


尊重時間在史地上的造工

首先是古蹟和文化保存政策的時間。這幾年在文創政策沸沸湯湯之際,古蹟和文物保存政策顯得非常弱勢沉寂,同時,各縣市各地也不時傳來古蹟遭瞬間破壞的新聞。在過度開發政策的風潮下,對於古蹟、文化地景和文史地脈的保存觀念,這幾年反而比十年前更式微。台中瑞成堂被列為暫定古蹟後,一夕之間被拆毀;文化部文資局計畫將台中酒廠歷史建物內的酒精槽移走,理由是「有礙觀瞻」;淡水埔頂區,以小白宮、紅毛城等古蹟文化稱著的人文地貌,也遭遇近三十層樓的大規模建案所威脅;而淡水夕照有可能被淡江大橋一刀橫切。

政策卻以極度不尊重歷史的心態下將他們切割、孤立,還傲慢地宣稱保存,之後再心存僥倖地將它們換成利益,上述例子如此,華山文創園區亦同。然而這些地景發展,生態的規律和依附它所賴以生存的人為痕跡、文明紀錄,遠比文化和都市政策更久遠深長,看守它們的政策循環不過四年、八年,短暫地連一個世代都算不上,卻可以疾速摧毀亙古的文史地貌。文化部文資局列出了十幾個向國際教科文組織登錄文化遺產的潛力點,卻對於該捍衛景觀的敬天法祖觀念近乎麻木,不但待忽了文化政策的職責,更是直接造成了政策接管歷史與地景的正當性危機!

留給社區營造、文史工作合理的經營時間

在一個討論文化部的國際文化交流會議上,各司代表幾乎到齊,競相討論資源分配的問題時,文化資源司的代表也非常盡責地爭取社區營造與保存維護兩項,納入補助項目內的機會,理由是"社區營造已經非常弱勢"。但是回頭觀察文化部年度四期的補助申請案,絕大多數社區營造案獲補的金額,都在二到五萬之間。一個積極的社造團隊,可能一年要申請四次,以十萬左右的規模,在一年內執行完計畫,並寫完四套結案報告。

然而社區營造不是泥水工法,是歷史、認同、生活軸線和社群關係的建立,也許不需要很龐大的資金挹注,但卻絕對需要時間的模塑。與其讓社區營造和文史工作者絞盡腦汁去想如何把自己的計劃塞進文化部新設的各種補助辦法裡,不如讓他們以長期性的規劃案爭取多年期的補助,不必在經費的壓力下,帶著創意在補助案中流浪,好的文化政策應該要讓長期的耕耘者能在在地收成他們的成果。

計算創作者沉澱的時間 

在文化部成立之前,表演團體優人神鼓宣佈停止申請補助三年、停演三年。因為在部分經費補助的狀態下,表演團體必須撙節度日,但在激烈的補助競爭中,團隊必須儘量滿足評審對於新創作品及展演的質和量的要求。需要經費的團隊年年必須執行充實的展演計畫,但是這樣激烈的資源競爭條件下,補助政策卻忽視創作者也需要休息、沉澱,以孵化出下一階段的作品。文化政策應該保障的是整體社群的創作力,而不是以展演次數為政績,展演越密集,就越高度使用演出者身體勞力。過於注重量化政績、衝場次和到場人數的文化政策,同時是在加速消磨和消耗創作者的身體和創造力。從文建會到文化部,補助模式已經行之有年,也做過多次修正,但是政策卻忽略了創作者的培植,也應該把醞釀和沉澱的時間算進創作與展演的周期之中。文化政策績效量化的結果,把培植團隊變成了”年度展演次數保證班”,結果是政策加速消耗掉最自我勉勵的創作團體和個人!

各類型藝術生產的時程節奏不同

文化部四月公布的「藝術新秀創作發表補助」看起來立意可嘉,不料卻引起視覺藝術界對於「辦理其創作之首次出版、展覽、演出、映演或其他公開發表計畫」的補助標準相當不安。一方面期待首次展覽可以得到資源,另一方面卻覺得視覺藝術家的所謂"首此展覽"很難定義。文字工作者的作品必須被出版才能被閱讀到、劇本、編舞、樂曲必須被演出才能被欣賞,電影必須被發行才找得到觀眾…相對於這些類型的「作品發表」所需要的設備技術和發行機制的配套,平面視覺藝術顯得相當單純,藝術家常常在在學期間就已經有首次發表了。而視覺藝術家的歷程緩慢蜿蜒,其”首次作品發表”相對來說不重要,反而是在朝向創作顛峰期的展演更需要資源挹注。

然而一體適用的「新秀」補助引起藝術家的「世代不均質」焦慮,也出現了是否可以「換個媒材,以權充新秀」的猜疑。文學家、編劇、編舞和編曲也許需要新秀補助模式,讓他們初試啼聲之作能被看見;有些補助政策應以盡量發掘早慧新秀為目的;另外一些類型的創作必須藉由媒合平台突破孤立;而許多視覺藝術創作者的歷程則是越陳越香卻也越需要資金。藝術創作與身體、生命階段的附結性,以及與媒材運用、策畫能力、展示科技的相關性,使不同類型的藝術各有不同的醞釀期、爆發期、顛峰期、轉折期和圓融期。不同的時間節奏和疏密歷程,仰賴適合的補助插入點和模式,我們需要的是符合這個節奏的補助政策,而不是一體適用佯裝公平公正的競爭式政策。

給藝文欣賞者從容的時間

和國藝會的補助周期不同,文化部的補助一年分為四期,觀察歷年補助金額的分配,我們可以發現第一期由於過年的關係,幾乎沒有幾件申請案,而第四期的補助卻佔全年的絕大比例。這樣的時間分配,讓藝文工作者為了配合結案,以縮短工作及展覽期間、減少節目次數或以密集演出來應付,讓文化的四季冷暖差異很大。然而不但是藝文工作者有所謂的年底壓力,藝文活動的愛好者也發現常常太多藝文活動集中在年底,讓人為了欣賞藝文搞得疲於奔命。

從我國的文化統計來看,藝文欣賞和消費結構,集中在教育研究、管理人才、科技專業、服務業的中高收入族群,這個族群也是工作時數最高的人口區塊。而國人的工作時數又在全球居頂,比歐洲人平均工作時數多了三分之一。這樣的補助節奏和藝文消費族群之結合,將藝文參與濃縮到年底,等於催促民眾「藝文生活速度化」,卻也減短了藝文活動的壽命。文化消費和藝術生活的速度化,讓書籍很快下架、劇目不斷更新、戲院檔期緊湊…也就是加速藝文生產的消耗和磨損。藝術文化畢竟與一般的商品消費有別,需要觀眾,也需要時間去承載觀眾的喜怒哀樂、冷漠和熱情、評論和嘉許,更需要時間讓消費式的文化參與,轉化為社群共同的文化記憶。

觀察以上幾個面向和現象,我們深覺文化部應該以更大的釋權決心,更遠的文化自主的瞻觀,更信賴藝術社群燒不盡的創造力,將政策和各項補助的角度拉高拉遠,讓政策架構更精確對準各藝文社群、創作類型的需求。文化政策不應為了加速業績,把文化變成有限時間內的商品選擇,政策有好的節奏,才能讓文化孕釀成為社群的創造力和包容力!

服貿協議下 反民主的濫權政府 (洪淳琦)

文/洪淳琦
責任編輯/曾福全

圖/ 7/31早上青年反服貿佔領立法院行動,學生成功翻過鐵柵欄,反遭警方團團圍住,過程激烈扭打


(本文為洪律師於「反黑箱協議、要生存權利」晚會上的發言稿)


今天我站在這裡,我是一個法律人、一個律師、也是關心各種文化社會議題的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的成員。我以一個法律人的判斷,在這裡提醒我們的立法院、我們的政府、還有關心兩岸服貿協議的在場所有人。



第一, 我們一定要強力監督立法院審議兩岸服貿協議。如在本次臨時會兩周內就要倉促通過,完全是政府繼續黑箱作業,違反民主、透明原則。另一方面,如果本次臨時會立法院真要決定審查服貿協議,我個人的意見是,服貿協議經雙方代表談判、簽訂了,現在要我們這一方片面修改任何一個條文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立法院還遵照朝野協議進行逐條逐項審查表決,只要有服貿協議的原文中任何一條沒辦法獲得立法院共識,事實上就代表立法院不同意服貿協議裡面的內容。那就代表服貿協議就”確定”應該整部退回,重啟談判。



第二, 不管是江宜樺院長、國台辦發言人,對於我們提出兩岸服貿協議的質疑,他們說:”服貿協議有緊急情況磋商條款,一旦我國行業遭受中資影響,可要求對方更改。”而我要說,提出緊急協商只是一個假的解決方法,只是紙上富貴,沒有任何實質的功能。緊急協商條款,不是說要求對方更改,對方就要更改。我們本來就不期待政府替我們把關,替我們的產業爭取權利,因為政府如果要替我們把關,他早就在現在就替我們把關,不會秘密簽訂這個協議。就算政府真的替我們把關,提出緊急協商,協議條文是說對方也要答應、配合才行。對方又為什麼要答應我們?



第三, 針對文化部我也有話要說。現在關於兩岸服貿協定的經濟影響評估做出來了,能夠達到經濟成長的目標很有限。同時,服貿協定對於出版、表演藝術等文化事業的衝擊,對我們的言論自由、出版自由也會造成衝擊,但是文化部沒有站出來說一句話。我上次曾經質疑文化部為什麼沒有文化影響評估?文化部代表官員說,他們有作。只是,在協議都簽訂了,才剛開始想要做,什麼時候會做完?也不清楚。做完評估後,會公開讓我們知道嗎?還不一定。這樣的文化影響評估報告,我們要嗎?這樣的文化部,我們能滿意嗎?



第四, 我們的總統凡事就愛說依法行政,連帶影響到現在所有官員都掛在嘴邊。為什麼有依法行政原則?法律上的用意,是要求行政機關,只能依人民意見作事。而法律,就是人民意見的化身。沒有人民意見作為基礎的行政措施,就不可能是依法行政。沒有經過公開討論就黑箱作業,再靠法律技術要強行過關的兩岸服貿協議,內容本身就算無懈可擊,也已經違背民主原則!更何況,內容本身有那麼多爭議!



最後,請不要再拿法律來玩弄我們。法律也可以是我們反抗的工具。現在,警察可以拿刑法的公共危險罪任意拘捕人民,我們也可以用刑法的「濫用職權追訴處罰罪」或妨害自由罪,對警察及幕後主使者提出告發、告訴!同樣的,政府、立法院如果要拿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裡面,讓兩岸服貿協議自動生效的法律來對抗我們,我們也可以拿同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裡面的法條來對抗!該條例第七十九條之一規定,"受委託"處理兩岸事務或協商簽署協議的人,如果逾越委託範圍,對國家安全或國家利益造成損害,可以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我要說,總統、負責談判的代表,你們不顧及人民的意願,你們已經逾越了人民的委託範圍,已經影響到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違反法律的,違反國家安全的,是你們,不是我們。也請不要再醜化依法行政這一個詞彙。謝謝大家。



2013/7/27 洪淳琦

文化部危機解密論壇

文化部危機解密論壇


去年文化部掛牌不久,即召開"文化國是論壇",以一個多月時間,連開九場,議題涵蓋文創產業策略、獨立書店、公廣媒體、國片輔導金、影視音國際網絡、藝文團隊扶植、7835 村落再造、文資法施行 30 年檢視,最後以「2030 文化政策的前瞻」總結。每場論壇邀集專家及產業代表討論,文化部長龍應台每場參與討論聆聽回應。一年過去了,"文化國是論壇"上龍部長的承諾兌現了多少?

各部門的整合過程中業務及職掌的整併,至今仍然未完成實際的整頓,如果成立的文化部沒辦法比原本的文建會、新聞局還要有大格局與作用,那麼,何須成立文化部?在整體文化政策當中沒辦法看清文化價值,使得整個文化部自成立以來在各議題的處理都是以空轉、待整頓做處理,也沒有善盡文化政策公開透明的立場,國家文化政策的制定與決定應建立長期、公開、普遍參與的公共監督平台與機制,不被少數利益集團把持。

文化是社會全民的公共財,政府有義務要厚植文化,國國家文化政策應以「培養文化生產者」為核心,以建構健全的文化產業結構、改善文化產業發展環境為策略,提升全民文化美學,而非本末倒置,一昧追求一時的票房與產值。

兩岸服貿協議簽定前後,台灣出版業者紛紛抗議,兩岸服貿協議將嚴重衝擊台灣的出版與閱讀生態,政府信誓旦旦開放的是「印刷業」、不會對台灣出版業造成影響。出版、印刷、書刊發行與零售在中國是特許行業,挾持國營的大資本可來台投資、長驅直入,台灣出版業反倒在審批制度下吃不到中國市場,反倒將被綁著挨打。

在文化部成立近四百天的今日,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決定再次站出來,廣邀文化界各領域工作者,討論當今文化政策究竟出了甚麼危機,並請監督文化政策的各黨立委回應,一同搶救文化部危機。

地點: 清華大學台北月涵堂(台北市金華街110號 ,金華街與金山南路口)


時間場次如下:

7/15 上午場10:20~12:00 文化部總體檢--失落文化的四百日
7/15 下午場13:00~14:40 「文創投資」V.S. 「文化補助」的政策權衡
7/15 下午場15:00~16:40 打開電視,要你好看: 台灣公廣集團(TBS)的任務

7/16 上午場10:20~12:00 藝術的城市動能、都市仕紳化、文化治理與文化資產保存
7/16 下午場13:00~14:40 天秤或槓桿:產業與文化的生態思考-以音樂與電影為例
7/16 下午場15:00~16:40 市場商機利多?自我審查閹割?--兩岸服貿協議對台灣出版事業的衝擊

主辦單位: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


邀請藝文界關心《兩岸服貿協議》後續行動

各位藝文界朋友:

也許您已經在報章媒體看到《兩岸服貿協議》簽訂,將對台灣社會造成嚴重影響。
其中,也牽連到與文化事務相關的印刷出版、電影、展覽業的長遠發展。

懇請您能花點時間瞭解、關心《兩岸服貿協議》帶給台灣社會的優劣。

(一)募集藝文界對《兩岸服貿協議》的看法

因《兩岸服貿協議》在沒有徵詢民間意見、黑箱作業之下簽訂,
在立法院將進行實質審議前,我們希望能透過媒體有更多民間討論,
讓朝野立委能正視民間需求,實質把關審查。


我們正在募集藝文界看法,附檔是目前報章媒體的資料,
若您對《兩岸服貿協議》有任何想法,歡迎提供50字以內的短言給我們,
我們將於下週陸續彙整投書到報章媒體、公布在文化元年網站。
您若已寫相關專文在專欄、臉書,歡迎寄給我們、廣為傳播。
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renewtwculture@gmail.com


(二)行動:民間團體立院遊說《兩岸服貿協議》實質審查

由民主平台、台權會、福利聯盟團體等發起,
下週一6/24上午9:30在行政院前,呼籲行政院必須在立院審查後才能讓協議生效,
10:00由代表進立院見三個黨團要求實質審查。


希望各位藝文界朋友能到場關心、參與~~


附上《兩岸服貿協議》相關文章給您參考。


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 

 


今天台灣將簽下步入地獄的條約─ 讓您快速了解何謂『服務貿易協定』
http://disp.cc/b/337-5Ygc


黃良木先生<<無人知曉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誰偷開了你家大門?>>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public/articles/view/845


【緊急上線】郝明義:我們剩不到二十四小時了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88/article/418


(2)整理比較:
服貿協議業者疑慮(聯合報)
http://udn.com/NEWS/MEDIA/7979841-3094942.jpg?sn=1371768157580


服貿自由化 兩岸新紀元(經濟日報)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7979734.shtml


陸資可來台投資醫院 印刷(蘋果日報)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30622/35100408/%E9%99%B8%E8%B3%87%E5%8F%AF%E4%BE%86%E5%8F%B0%E6%8A%95%E8%B3%87%E9%86%AB%E9%99%A2%E5%8D%B0%E5%88%B7


開放項目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un/22/today-fo2.htm


2.文化事務:電影、出版
台業者觀點/電影業 後製商機大(經濟日報)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4/7979762.shtml


出版、美容等業者憂:怕大陸業者「變身」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4/7979841.shtml


陸片來台增5部 朱延平:沒威脅(中國時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3689/112013062200015.html


出示900萬 中國一家3口可移民入台(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un/22/today-t1-3.htm


作家憂 「廉價文化」滅台印刷廠(蘋果日報)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30622/35100417/%E4%BD%9C%E5%AE%B6%E6%86%82%E3%80%8C%E5%BB%89%E5%83%B9%E6%96%87%E5%8C%96%E3%80%8D%E6%BB%85%E5%8F%B0%E5%8D%B0%E5%88%B7%E5%BB%A0


文創、建築 陸方對我釋利多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7979876.shtml


利弊參半 登陸有助布局 台灣恐流失人才(中國時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3689/112013062200101.html

變相開放中國勞工 傷害弱勢產業

【會後新聞稿】搶救台灣未來 停止國共黑箱作業 回歸民間充分討論

搶救台灣未來  停止國共黑箱作業  回歸民間充分討論
  文化界呼籲馬政府  立即暫停簽訂《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我們的生活品質、思想,將被全面接管,
我們的未來將被全面出賣。

l   時間:2013621(五)上午1100
l   地點:凱達格蘭大道(公園路與凱達格蘭大道路口,台北賓館門口)
l   發起單位: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

今天下午將簽訂《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嚴重衝擊台灣的文化教育等泛服務業,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在昨夜得知訊息,緊急發起,文化界人士共同呼籲馬政府暫停今天下午《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簽訂,應回到台灣內部與相關業者、從業人員全面通盤討論,再提出簽訂。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在馬政府黑箱作業、未經台灣內部充分討論,並在自我矮化的不對等談判下,《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給予中國業者來台利多勝於台灣業者進入中國市場,將嚴重衝擊台灣出版業、文創產業、美容美髮、旅遊觀光、網路、金融、營造業、醫藥、運輸等服務業各層面。

文化界人士憂心,《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將嚴重影響台灣失去自由、開放、多元的出版、創作、閱讀選擇,台灣創作者的智慧財產權將不受到保障民眾個人資料安全與人權保障將受到威脅;開放中國業者來台設立農產品物流中心、開放中國電影,將影響台灣農產通路被壟斷、台灣電影淪為代工;開放中國餐飲業、美容業、旅行社、旅館到台灣設立,廣大從業者將失去工作機會,甚而淪為以低成本形成惡性競爭。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仍須依循中國對著作的審批制度,簽訂後台灣的著作、電影要在中國出版或上映,仍會被以審批制度干涉經濟、造成貿易障礙,加上審查期間相當長,又常未按照審查期限辦理,已成為阻礙市場經濟發展的嚴重障礙,之前台灣電影「海角七號」、「艋舺」,就因被中國官方認為違反中國的意識形態,被禁止在中國播出。

此外,不利台灣電影產業長遠發展。雖然開放一年15部中國電影來台演出,讓中國電影到台灣後製加工,看似對台灣有利發展電影工業,但在現行規定下,中國電影只要是全片來台後製,包括剪輯、特效、音效的加工,且演員的身分比例,符合一定規定,中國電影便可搖身一變,變成台灣的國產電影,如此就不受中國電影,每年15部來台播出的限制,將變成管制漏洞。

而共同創作所形成的著作權將不受到保障,如剪輯、特效、音效、沖印及其他後製加工,在這次的服務業貿易協議中,都未明確要求中國,讓我國的後製者擁有著作權,這將使台灣電影後製工作,步上「微利代工」的命運。

       馬政府自2008年上台後,大力推動ECFA簽訂,這幾年針對農業、傳統產業開放,嚴重影響台灣農業生存,現在將擴大開放文化、教育等泛服務業。而《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綁在ECFA架構,之後的台美FTATPP,《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都會跟隨「自由(美國)經濟架構」而來。


以下為: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附件一、二
















【文化界呼籲馬政府 立即暫停簽訂《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記者會

【文化界呼籲馬政府  立即暫停簽訂《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記者會

時間:2013年6月21日(五)上午11:00
地點:凱達格蘭大道(公園路與凱達格蘭大道路口,台北賓館門口)


幾個小時後將簽訂《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在政府黑箱作業、未經台灣內部充分討論,並在自我矮化的不對等談判下,《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給予中國業者來台利多勝於台灣業者進入中國市場,將嚴重衝擊台灣出版業、文創產業、民生產業,網路,金融,醫藥,運輸等各服務業。

此外,《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將影響台灣失去自由、開放、多元的出版、創作、閱讀選擇,且台灣創作者的智慧財產權將不受到保障;民眾個人資料安全與人權保障將受到威脅;台灣的餐飲業、美容業、旅遊觀光業,廣大從業者將失去工作機會,淪為以低成本形成惡性競爭。

我們的生活品質、思想,將被全面接管,
我們的未來將被全面出賣。

緊急邀請藝文界出面聲援,共同呼籲政府暫停今天下午《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簽約,全面通盤檢討再決定下一步。

發起單位: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




轉型正義缺席的笑鬧劇 ─「台灣設計蔣?」

文/吳介祥、吳介禎
責任編輯/曾福全

圖/文化部所屬國立中正紀念堂舉辦的「台灣設計蔣」,以蔣宋為主題搞文創提升全民「家庭和樂」



可重複擦拭的歷史?

中正紀念堂推出的『台灣設計蔣』競賽其實說明了一個國家對歷史的錯誤與創傷如果沒有轉型正義,後果有多嚴重-這不只是歷史真相與正義的延宕,還提供歷史不斷被塗改的時間與機會。

中正紀念堂的存在從來都不具正當性。這塊基地在1970年代原來針對西門鬧區交通負荷過大且台北市人口成長但缺少綠地的考量下,規劃為現代化商業中心,當時專家學者的都市設計建議包括辦公大樓、觀光旅館、住宅、百貨公司、會議與商展中心、文化與休閒設施等,大致就是今天「台北曼哈頓」或「台北六本木」的想像。


圖/中正紀念堂的位置與近日都更後將成為「台灣六本木」的華光社區(虛線)鄰近

然而蔣介石去世後,這個紓解都市成長壓力、創造經濟發展願景並提供綠地的計畫嘎然而止,而現代化商業中心的基地才會移到附近的華光社區。也就是說,如果不是中正紀念堂佔用掉原本商業中心的空間,這四十年的時間,華光社區大有可能進行有機的都市更新,而不必面對血淋淋的迫遷。

大金融圈的妄想、罔顧居住權的都市土地政策一脈相連,已經突顯了一個永久不墜的政權可以如何地規避政治責任,無視仍在淌血的歷史傷痕,而這個紀念堂存在的必要性,始終都是在提醒這個歷史荒謬性背後更大的恐懼與悲劇。紀念堂供奉的人物必須被記住但從來都不值得歌頌,這也是許多人堅持將這個機構改名為「民主紀念堂」和「自由廣場」的動機,然而『台灣設計蔣』證明了這是一場徒然追求正義的笑鬧劇前傳。

文化政策失靈失焦
圖/中正紀念堂官方網站在晚間七點半公告,暫緩辦理台灣設計蔣文創商品設計競賽,同時撤除粉絲頁及相關網友投稿之作品

這次的設計徵件可以馬上停辦,而文化部在面對歷史的政策上失靈失焦,只是更突顯了這個政權在逃避歷史責任的狼狽。這種荒唐的文化政策並非沒有前車之鑑,2009年景美人權園區開幕時,文建會舉辦美麗島事件三十周年紀念展,開幕式以文創市集熱鬧展開,卻發生美麗島受難者家屬破壞文建會委託藝術家的裝置藝術事件。然而事後文建會對於作品不聞不問,坐視創作者和他的作品成為代罪羔羊。此破壞事件起由於當時文建會召開景美人權園區規劃的諮詢會議中,邀請的諮詢對象包括行政院、地方縣市首長、文化創意產業、社區人士、學校、藝術家、相關領域專家,卻獨缺受難者與人權團體。而在人權團體抗議後的會議上,藝文人士明顯成為人權團體投射憤怒的對象,然而文建會卻視而不見。文建會以節慶方式舉辦開幕,以消費模式規劃這個記載人道瑕疵的空間,去政治化的企圖、對歷史傷痕的無感和挑起藝術界與人權團體對立的冷漠,就是一個不知檢討的傲慢政權的徵兆了。

道歉無法取代實質的轉型正義

Francisco Franco,1892年12月4日-1975年11月20日

被質詢的文化部長龍應台認為這樣的活動如果是民間承辦可以容忍(相關新聞:龍應台:台灣設計蔣 非常不妥,卻忘了她在自己的書「百年思索-暴君的紅唇」中質問家中掛著毛澤東像的德國朋友,‘會不會在家掛希特勒肖像時’,對於反省歷史的要求和尺度。在德國,連舉納粹手勢都會被制止,六八學運德國新世代質問自己的父母二戰時跟納粹關係,西德政府在教科書進行納粹歷史的反省。而柏林圍牆倒塌後、兩德合併統一,前東德政黨黨產成立「前德東轉型基金會」宣傳與教育反獨裁政權,並公布研究報告。而西班牙國會於2007年通過「歷史記憶」法,正式譴責獨裁者佛朗哥將軍,給予他執政40年間的受害者平反及賠償,同時展開全面性「去佛朗哥」運動,規定所有紀念佛朗哥的雕像、碑匾等標記都必須移除。西班牙以出版、研討會和藝術展覽等形式進行對這段歷史的全面檢視。


反觀國內,文化部是在甚麼政策模式下,同意補助和指導『台灣設計蔣』這樣的活動?台灣轉型正義做到哪裡了?人權傷痕已經復原到民間可以將孫、蔣、毛像的公仔、貼紙商品到處販售了嗎?輕快到讓中正紀念堂成為文創園區了嗎?我們要求的轉型正義過程只是每年的獻花儀式和流暢的演講稿嗎?官方做為擁有最大影響力的歷史詮釋權,不是應該透過文獻檢視、研究蒐證、公民論壇和人道教育,讓歷史反省成為民主的覺醒,形成公民對於捍衛人權的道德勇氣嗎?

當歷史真相都還沒被調查清楚,受害者尚未得到平反,歷史責任都沒有釐清,傷痛仍猶如鬼魅縈繞,這樣一個政治人物與這樣負面的歷史空間憑甚麼用『台灣設計蔣』這種軟性訴求?這種處心積慮淡化歷史問題的反智活動,來自於一個不斷自我弱智化的政府。


可幸的是,從年輕人各種對『台灣設計蔣』的kuso創意我們看到,新生代不需要這種軟性的創意栽培,也不需要我們交給他們被稀釋、竄改過的甜美歷史!

下列圖為台灣設計蔣粉絲頁上,新生代提供的創意作品


作者:何偉靖

作者:曾福全


補充資料:
圖/什麼樣的轉型正義讓小魚逆流上游的神話消失數年後又出現了「不念舊惡、以德報怨」的蔣爺爺?

我們對《南方周末》事件的三點共同聲明



2013年伊始,廣州《南方周末》的新年獻詞〈中國夢,憲政夢〉遭中共宣傳部門粗暴篡改。消息傳出後,在中國大陸及全球華人社群引發了強烈反應。

我們認為,這起事件是對新聞自主、言論自由的嚴重戕害,也是對中國憲政民主前景的又一次踐踏。

事件發展至今,不僅《南方周末》的編輯記者提出抗議,大陸社會各界亦發起廣泛的聲援,以爭取新聞和言論自由,以捍衛公民社會的基本價值。

對這起事件,我們有莫大的關切,並共同發表三點聲明如下:

一、我們支持中國大陸新聞工作者反對言論控制的抗爭,願意以最大的努力加入並擴大海內外各界的聲援行動。

二、我們呼籲華人世界對中國大陸的政治社會變革投以更多關注,對於近年來大陸不斷湧現的進步社會力量,更積極地伸出友誼之手,心同此理而樂見其成。

三、我們期待華人各界與政府(尤其是台灣政府)更積極主動地促使中共當局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這包括開放報禁,落實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促進社會公正,推動憲政民主變革。


發起人:

楊偉中(台灣,自由撰稿人)
張鐵志(台灣、香港,作家)
梁文道(香港,評論人)
陳冠中(作家)
長平(德國,時評人)
陳宜中(台灣,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
錢永祥(台灣,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
馮建三(台灣,政治大學新聞系)
丘延亮(台灣,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周保松(香港,大學教師)
魏玓(台灣,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
葉蔭聰(香港,大學教師) 
陳張培倫(台灣,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
謝世民(台灣,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
柯裕棻(台灣,政治大學新聞系)
杜婷(香港,媒體人)

以上是我們對《南方週末》新年獻詞事件的三點共同聲明,現公開徵求連署。有意參加連署者,請發信至linkage1938@gmail.com,告知您的大名、所在地、簡單職稱等。


「反對藝術大學併入一般大學」連署

在今日邀大家一起連署,實在是因為迫在眉睫

1/3教育部即將開會,等到確定之後,再來進行訴求就沒有意義了

希望這個時候還來得及號朝大家來關注這件事

藝術大學真的必須獨立存在!

不是教育部的方針與整併就可以一筆勾畫的!